• 学术报告系列活动(二):动物系统分类与有害生物防控方向
    2024-06-04 08:55  

    为锚定同类一流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本学院学术科研氛围,进一步提升各科研方向的能力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学院分批开展学术报告活动。6月3日上午14:00,沈阳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了动物系统分类与有害生物防控研究方向学术报告,此次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白明研究员为大家作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魏院长主持,本方向成员、院学术委员会成员以及研究生积极参会。

    白明研究员为我们做题为“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的下一代分类学”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实现“推动经典分类学向下一代分类学”这一宏大的科学目标,需要通过形态学的现代化再造(四个现代化)来实现,即数据获取的现代化、性状模拟的现代化、数据分析的现代化、物种鉴定的现代化。此外,会议上白明研究员同参会师生就科研方向及有关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通过此次研讨与交流,白明研究员为我院动物系统分类与有害生物防控方向的研究目标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有效建议。师生们纷纷表示此次报告帮助他们领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对分类学的推动作用,明白了“传承不是传统的简单转移,而是保留原有精神内核的前提下,为传统注入时代的内涵”。本次会议也为学院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审核人:芦珊)

    附:白明研究员简介

    白明,男,博士,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鞘翅目形态与进化研究组组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德国洪堡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北京朝阳凤凰人才计划领军人才。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Current Biology、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等SCI杂志发表文章100余篇,申请专利6项、软著2项、行标1项,专著四部。曾获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2016年度周尧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一等奖,中国昆虫学会第五届青年科技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曾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合重点基金、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专项、香港生物多样性专项、海南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揭榜挂帅、贵州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2023年“一带一路”地区昆虫多样性格局评估与智能监测体系关键技术培训班召集人(新闻:http://www.ioz.ac.cn/gb2018/xwdt/yw/202311/t20231102_6914459.html)。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