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有许多优秀的老师,他们或知识渊博,或风趣幽默,或严谨认真。然而,有这样一位年轻的老师,不授课,却以独特的方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我们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初见常老师,他那朝气蓬勃的模样令人眼前一亮。他身着简约而整洁的衣衫,脸上绽放着如阳光般温暖的笑容,仿佛能瞬间驱散所有阴霾。与传统印象中严肃的辅导员不同,常老师毫无架子,很快便与我们打成一片,“常哥”这个亲切的称呼也在同学们之间迅速流传开来。
入学时的第一次班会,至今仍历历在目。常老师站在讲台上,眼神中充满期待与鼓励。他郑重地教导我们,研究生阶段是提升自我、深入钻研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好好学习搞科研,切不可荒废时间。他引用古人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告诉我们只有勤奋努力、善于思考,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有所收获。他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生科研经历,那些奋斗的日子和取得的成果,让我们深受触动。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前方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在科研的海洋中奋力前行。
在生活中,常老师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他时常召开电话会议,了解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当我们在科研中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耐心地倾听,然后给出中肯的建议。有一次,我的论文进展不顺利,心情十分低落。常老师得知后,主动找到我,和我一起分析问题所在。他用自己曾经遇到的类似情况为例,鼓励我不要气馁,要坚持下去。他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了挫折和磨难,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在他的鼓励下,我重新振作起来,继续投入到科研中。
常老师还积极组织各种活动,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学术交流活动让我们拓宽了视野,增进了对不同领域的了解;团队建设活动则增强了我们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他还大力鼓励我们积极参与各种比赛和竞赛,并不遗余力地为我们提供指导与支持。在他的激励下,我们班的同学在诸多赛事中屡创佳绩,为班级和学校赢得了荣誉。在常老师的影响下,我们班的同学变得愈发团结、友爱、积极向上。我们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紧密相连、充满凝聚力的集体。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成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常老师就像春雨一般,默默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他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他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在他的陪伴下,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在研究生阶段努力拼搏,不负时光,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3级风景园林研究生 宋佳哲
(审核:芦珊)